当前位置: 主页 > 理论文章

【基层文汇】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为例

发表时间:2021-12-20来源:金波乡王柳琪

  前段时间,我县开展破除“不会为、不愿为、不真为”大讨论活动,经过“头脑风暴”集中研学和领导干部“走上讲台”等系列活动,以“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著称的白沙,打造以固有的生态资源为主的“旅游+”主线呼之欲出。金波乡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西北部,拥有原始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生态水资源,如何遵循县内“旅游+”主线,探索以休闲旅游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发展新路径,打造“农业+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我认为应合理利用“五风”资源,做出“五味”产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特有“田园综合体”,打好农旅融合的组合拳。 

  多渠道了解,摸清“五风”资源 

  “五风”资源指的是,风貌、风物、风俗、风情和风味。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做乡村旅游,就要先了解我们现今拥有的有力条件、掌握哪些有效的资源,在发展前期做好可行性的科学研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发“田园综合体”旅游时,符合我乡发展,契合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百度百科上显示,金波乡有3个可开发的旅游景点,一是位于石碌水库上游旁边国营金波农场二队的山岭,二是金波乡境内的石碌水库上游地区,三是金波十五队附近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大石块水潭。目前,3个可开发的旅游景点中,金波十五队附近大石块水潭(金波爱心潭)被人熟知,而其他2个点并未耳闻。据与老同志了解,除了百度上显示的之外,我乡还环绕石碌水库拥有二十二队自然景观、九队自然小瀑布等多种可供开发打造。我乡被定位为山水休闲小城镇,在大致了解到旅游景点资源后,我认为应以“两山理念”为主线,绿色发展为重点,环绕石碌水库沿岸重点打造以爱心潭、二十二队自然景观、二队山岭“小桂林”、九队小瀑布为亮点的环绕式亲水休闲、自然生态景观旅游区。 

  乡村旅游田园自然风光依托:建筑风貌是载体,风土人情是内容。换句话说,除了田园风光,风貌、风物、风俗、风情和风味“五风”都与农民有关,乡村旅游资源无不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儿,生态环境之外,更为旅游者所看重的就是乡村独有的人文气息。人文气息从哪里来?我认为,可以从讲好金波故事、做好非遗传承、传承好农耕文化、收集好特色美食等“四好”切入。一是拍摄地方宣传整体视频,打好故事牌,亮出金波“新”名片;二是利用好吉金芳、谭丽玲2位县级织锦非物资文化传承人,打造小型非遗体验园区,增加游玩趣味性,宣扬好我黎乡文化;三是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举办插秧比赛、垂钓比赛、割胶比赛等,传承农耕文化的同时,吸引游客驻足;四是将我乡食物中的金鱼(银鲈鱼)、金羊(黑山羊)、金鸡(蛋鸡)、金猪(五脚猪)、金菜(有机瓜菜)等“五朵金花”,制作成具有诱惑力的特色餐饮美食。 

  全方位挖掘,做出“五味”产品 

  “五味”指的是留点土味、带点野味、显点俗味、沾点洋味和存点古味。一是旧址改造升级,保留村庄土味、古味和野味。农旅融合不是简单的对乡村进行大修大改、推倒重来,照搬城市旅游,而是要保留乡村质朴、乡土的气息和气质。那么如何保留?我认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牙佬村模式很有价值、可提供参考,他们利用乡内拥有美术特长的大学生,在墙体上绘制富有民族文化的农耕文化、民族图腾等,丰富了村庄土味同时,也给予了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平台,让大家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大队伍中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点集中建设富有我县民族特色的白沙茅草屋,这不失为保留土味、古味和野味的一种方式;而显点俗味要在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乡村特有的文化特性上下功夫,上面已阐述不再赘述;二是引入现代元素,提升乡村旅游舒适度。在现代化元素引入的方面,琼海的沙美村最具代表性。我们可以模仿他们的模式,引入专业管理公司运营,对固定村进行改造装修、营销推广,打造网红打卡点、特色美食制作体验区等旅游产业链。不仅如此还可以在“住”上做花样,打造围绕石碌水库周边的露营帐篷区,提供住宿的同时,还提供现今流行的户外烧烤,不断盘活农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