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乡村振兴专栏

咱们的小康路 | 以创新推动扶贫以创业带动发展

发表时间:2020-12-10来源:

  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打安村产业脱贫纪实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打安村是深度贫困村。从2016年起,其作为党建扶贫点,通过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等方式,实现了脱贫致富,也迎来了巨变。大学生村官吴俊才是打安村驻村工作队的骨干,在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提出以争创“红旗”党支部为奋斗目标,厘清了以党建扶贫为引领、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扶贫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创新思路,敢于担当。积极深入挖掘农村实用人才,组织一支由10名技术工、6名贫困户组成的施工队伍,即打安工程队,并结合现有的资源,创建了“一队五班组”,即1个工程队包含机械组、运输组、施工组、装饰装修组和劳务派遣组5个班组。于2019年3月5日正式创办村级企业——白沙欣达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承揽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厨房改造和厕所改造等业务,累计营业额150余万元,利润30余万元,上缴村集体经济6万元,彻底解决打安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把6名贫困户吸纳进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平台,每人每月能领到2000~3000元的工资,2019年度贫困户累计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2万~3万元,彻底解决贫困户临近就业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带动全村70名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进行花草种植、管护,橡胶种植等劳务就业,发放务工工资12.4万元,带动本地机械队伍和运输队伍共同发展,为他们增收累计60万元。

  强化监督,制度管理。热带兰花产业是打安村特色产业之一,占地62亩,建设了11个遮阴大棚,种植28万余株热带文心兰和石斛兰,带动全镇796户贫困户组织化发展。但因缺乏管理制度,经济效益不明显,驻村工作队以完善合作社各项管理制度为契机,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将奖励与处罚有机融合。通过自我挑战示范带动,制定用工标准,促进员工之间相互竞争和激励,实行月考评、季表彰,每季度表彰2名优秀员工,并发放奖金、奖品。强化日常管理的工作纪律性、财务报账的严谨性、人员管理的合理性,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产量和质量,确保贫困户产业得到长久稳定发展。

  摸清底数,科学管理。听取管理员和技术员关于上年度的出入库管理、施肥喷药、销售等工作汇报,摸清当前种植现状,了解每位管理人员的心得和经验。发现每年高温期是热带兰花病害高发期,尤以软腐病为主。如果防治不及时,会直接影响兰花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为了不断提高兰花管养的科技含量,确保扶贫产业的收益,兰花基地十分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目前,基地共有7名技术人员,驻村工作队会不定时前往三亚、海口等地进行兰花种植技术考察学习。同时,吴俊才利用自己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工作过的便利条件,结合当前的科技扶贫需要,积极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对接,邀请专家来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专业技能培训。目前主要兰花种植品种是文心兰和石斛兰,库存量共计27万盆,2019年累计销售总额23万余元,2020年1—2月,累计销售总额5.6万元,同比增长40.21%,各棚产量明显得到增加。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形成种苗出库、入库、物资采购、销售等有计划、按程序、有名册查阅。

  扩大内需,抗击疫情。2020年初,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个单位无法开工上班,很多贫困户不能外出务工。同时,兰花的正常销售渠道受阻。结合热带兰花组织更换营养杯的需要,驻村工作队果断采取措施,邀请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两位博士前来指导工作,就地举行招聘会,优先聘用周边贫困户,共吸纳五个村(居)委会贫困户108名,按劳动量支付劳务工资,平均每人每天能拿到250元钱,解决了广大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在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务工获得收入的问题,累计发放工资4.8万元。同时,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的优势条件和社会关系,通过倡议购买扶贫农产品的消费扶贫活动,解决了扶贫产品的滞销问题,顺利度过了关键时期。参与兰花消费扶贫的单位和企业累计120余家,销售总额1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