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技能政府

海南白沙种笋成为胶农增收新营生

发表时间:2013-09-03来源:海南日报

今年橡胶价格大跌,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翁村胶农王家运却说:“今年收入肯定比去年要高。”

王家运的底气,来自于100亩麻竹。

828日,雨后的清晨,踏着阳光,王家运扛上一把小铲,走进静谧的竹林下,鲜嫩的竹笋在铲子下破土而出。

“进入雨季,竹笋到了丰收季节,每亩麻竹笋每周能挖400多斤,价格也高,1/斤,一个月有上万元收入。”王家运说。

时间回到2008年,橡胶价格同样大跌。而那年,王家运可没有这么轻松。“家里所有的收入来源都靠800株橡胶。”王家运说:“一年下来,不仅颗粒无收,还亏本。”

不仅是王家运,白沙大部分胶农,那年生活都出现了困难。

“那时候,橡胶占农民收入的比例达到70%以上,有些农户甚至达到了90%。”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局副局长王光庆说,这也让县领导下定决心,改变农民收入过度依赖橡胶的局面。

经过调研,作为山区,白沙适宜种植竹子。于是,白沙县委、县政府引进企业,扶持农民种植竹笋。

但是,白沙农民从未种过竹笋,如何种?经济效益怎么样?而对于政府来说,又该如何发展竹笋产业?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白沙县委、县政府,带着问题,也带着农民,到竹笋种植大县广东英德、浙江安吉学习考察,一步步学习,一步步发展。2008年到2011年,4年时间,政府出资组织了20批农民、乡镇干部2000多人,前往浙江、广东取经。

2010年,从英德学习回来的王家运种了60亩竹笋,第二年,又种了40亩。“这100亩竹子,今年估计至少能赚到15万元,如果再过两年,达到丰产期,年收入估计有30万元,比种植橡胶赚钱多了。”王家运说。

“企业运作也已经上了轨道,不仅开拓了上海、浙江等国内市场,也开拓了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今年已经接了750万吨的笋干和脆笋的订单,就怕原料供应不上来。”白沙竹笋加工厂负责人吴清奇说,企业加工竹笋产品的利润,也相当不错。

2012年,白沙全县,已经种植麻竹近4万亩,加上四季竹、材竹等,共有11万亩,总产值2.3亿元,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橡胶价格大跌,白沙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增长15.4%。竹笋产业,可谓功劳不小。”王光庆说。

白沙农民增收成绩单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97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38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1.5%

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三年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见习记者 陈怡 本报记者 况昌勋 特约记者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