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远程教育

夯实同步小康路的新引擎--石阡县远程教育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15-05-27来源:先锋论坛
    近年来,石阡县牢牢把握远程教育服务基层这一立足点,积极探索服务发展新路径,在“建”上夯基础,“管”上求规范,“学”上促提高,“用”上增效益,不断拓展工作新空间,夯实了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同步小康路。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克服困难抓建设,抓好建设固基础
    石阡县东临江口、岑巩县,南接镇远、施秉县,西连凤冈、余庆县,北交思南县、印江县,是典型的山地,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群众接收信息相对滞后,如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把这一“富民工程”建好,石阡县 “三建”同抓,夯实了远程教育作用发挥的基础。一是建阵地。克服自然条件、网络基础条件差等不利因素,不等不靠,想方设法,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协调县直各部门,逐乡逐村逐点安装站点,2014全县共有远程教育站点375个,覆盖全县18乡镇310个村(社区),让46万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享受远教资源带来的实惠,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建制度。把健全制度作为保障远教工作规范运行的重要措施,建立了远教设备管理使用、教学培训、管理员职责等多项制度,统一发放了“三簿一册”,建立了集中播放、分散播放、定期催播、预约点播等多项制度,纳入考核评估内容,定期开展考核检查,使乡镇各个站点始终能达到“信号通畅、运转正常,管理规范”。三是建队伍。着重抓好“五支”队伍建设,年初安排培训计划,年终检查培训任务,有计划的吸纳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青年志愿者担任村级站点管理员,通过优先“配”、办班“培”、现场“教”等方式,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懂政策、会操作、能管理”的远程教育工作队伍。
    创新方式抓学用,学用转化出成果
    以抓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和示范站点建设为契机,理清思路,对症下药促效果,采取“四法”促学,较好的统筹了“学”与“用”的结合。一是菜单式点题学习。根据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需要,让管理员当“点菜员”,让党员群众当“顾客”,采取“餐馆点菜”的方式分类教学。例:河坝场普兴村党支部采取“点菜单式点题学习”,通过下载课件和在网上学习联系,学习种植技术,建立了贵阳市保供蔬菜种植基地和仁怀市茅台酒厂红高粱生产基地,年实现利润200多万元等。二是典型推广法。组织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员、驻村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包村驻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发现特色,推广典型,使农村党员干部学有样板,比有目标,搭建了交互式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水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先进典型100余个,通过典型的现身说教,有效促进了学用成果转化。三是基地示范法。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先后在全县建立18个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适时地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养殖点和田间地头,由科技人员现身说教,党员干部亲自动手操作,让党员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提升了远教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课件引导法。积极开展村级教学平台建设,部分村室协调上级部门或自筹资金购置了摄像机、光盘刻录机、数码相机等设备,方便了视频资料收集和光盘刻录的需要。县远教中心加大课件开发力度,制作了富有本县特色的“乡土教材”10余个,刻录成光盘,以四个一张碟的模式分发各站点学习使用,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动作为争先锋,远教水平上台阶
    准确把握各阶段基远教工作的重点,积极动员驻村干部和引导远教干部找题目、找定位、作奉献。结合今年“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展“远程教育法制宣传进万家”活动。一是争当带头行动的“好模范”。结合“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县2518名驻村干部和各乡镇远教专干把服务“群众”行动作为培养锻炼自己的“大课堂”、提升能力素质的“助推器”,带头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群众之间,和群众真正吃住一起,打成一片,化解好群众间矛盾纠纷,宣传好法律法规,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二是争当真抓实干的“先行者”。围绕远教工作和驻村工作做足“产业”链文章,联户做强“小康”路的发展目标,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利用远教设备学政策、学技术、学方法,帮助群众了解市场信息,找准发展路子。努力把村室站点建设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示范点、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三是争当典型推广的“宣传员”。以培育示范站点、打造示范基地、着力宣传政策法规和打造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及时调整远程教育宣传层面,大力宣传推介“远教助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面上抓拓展,在点上抓深化,让干部群众作评价,从基层看效果,激励站点管理员对照先进找差距、立足岗位做贡献,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